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
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
图片
图片
文章正文
广州南沙区打出消费扶贫“组合拳”
   2020-12-01 14:16:48    文字:【】【】【

在贫困村落地生根的“三达灵芝”,以其优良品质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唤醒红色记忆、发展乡村旅游的“红色东岭”,青山绿水吸引游客趋之若鹜……2016年广州南沙区帮扶梅州市蕉岭县、平远县35条贫困村以来,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激励贫困群众勤劳致富,实现1470户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交了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

为巩固拓展攻坚成果,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近年来,南沙区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新模式,着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为接续推进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今年以来,通过开展消费扶贫系列行动,南沙区助力蕉岭县、平远县农特产品销售累计超过6000多万元。

\"\"

三达村:青山绿水育灵芝,产销一体促增收

“今年我种了几百棒灵芝,一年收了100多斤,一斤可以卖150元,收入一万多元。”在平远县差干镇三达村,曾经的贫困户谢远扬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除了卖灵芝的收入,他在合作社负责打理林下灵芝扶贫产业种植基地,每月工资2500元,而他通过入股合作社,每年还能获得可观的分红。

说到带动贫困户实现致富梦的林下灵芝,南沙区城管局驻三达村第一书记杨晴功不可没。“这里地少林多,以前没什么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是一个方向。”经过深思熟虑,杨晴瞄准技术成熟和效益较高的灵芝,种一次可以收获3-5年。2019年5月,他带着村里的11户有劳力贫困户上山种了第一批共6000多棒灵芝菌棒。

在这个产业项目中,投入南沙扶贫引导资金20万元,同时,11户有劳力贫困户自筹资金共3.9万元,一举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贫困户入股有上限,每户最多5000元,切实提高贫困户参与度,通过产业带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杨晴说,去年,灵芝收了1300多斤,收益约10万元,其中贫困户分红共6万元。

今年,三达村新增种植7000多棒灵芝菌棒。谢远扬自己投入7000多元,种了四五百棒灵芝,他并不担心灵芝的销路,“可以自己卖,也可以交给合作社卖出去。”杨晴说,合作社成立之初,就采取“产销一体”的模式,线上、线下结合,拓宽销售渠道,打品牌、树口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今年上半年,灵芝项目收益达5万元,预计下半年还有6万多元,贫困户一户最多分红1.2万元。”

杨晴介绍,为帮助本地农产品更好走出去,他们计划在差干镇上设立消费扶贫体验店,主打“三达灵芝”,整合当地农副产品,形成“差干特色”,以消费促产业发展,以产业促群众增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黄沙村:菜地直播带货,蔬菜供不应求

菜心、上海青、生菜、卷心白、韭菜、油麦菜………在平远县消费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中心一楼的货架上,摆满产自该县大枳镇黄沙村的各种新鲜蔬菜。

“我们基地的无公害蔬菜,尤其是油麦菜、菜心、韭菜都比较好卖。”该中心主播娜娜说,最近她才去黄沙村的可其山电商助农蔬菜种植基地进行“菜地直播”,“每个月都要去几次,一次直播最少三个小时。”

走进广东省“红色村”黄沙村,可以见到已建成的梅平武工队展示馆、革命烈士故居陈列馆、红色广场、红色栈道和党群服务中心等“两馆一场一栈道一中心”项目。

“我们通过流转土地,引进企业发展高效农业。”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驻黄沙村第一书记陈志江说,在打造“红色黄沙”同时,帮扶单位大力支持发展扶贫产业,蔬菜种植基地总面积达300多亩,借助电商平台,所生产的“绿色蔬菜”远近闻名。

村里的贫困户姚士金和妻子,在蔬菜基地负责管理30亩菜地,主要种南瓜,每个月可以获得3000元的收入。按照南瓜的产量,他们还可以拿到每斤0.15元的提成。“每个月,我们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有四五千元吧。”

“现在(蔬菜)不够卖,供不应求,以本地销售为主,和广州、深圳的果蔬市场也有合作。”陈志江说,他和扶贫企业还在商量,组织贫困户和农户参加蔬菜种植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发挥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蔬菜种植,做大做强产业,实现富民兴村。

东岭村:红色旅游人气旺,“三驾马车”齐驱

位于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西北部的东岭村,也是广东省“红色村”,经过帮扶,东岭村以打造“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行“党组织+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积极培育红色旅游、特色民宿、林下经济“三驾马车”,以红色精神发展绿色经济,激活内生发展动能。

“交通不便,山多地少,产业空白。”三圳镇副镇长徐乐说,帮扶前,在蕉岭县贫困村中,东岭村是最穷的一个村。南沙区南沙街道驻东岭村第一书记丁传红介绍,在帮扶单位支持下,东岭村引进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当初的小基地业已发展成拥有加工设备的扶贫产业园,种植的灵芝撑起“致富伞”、香菇绽放出“扶贫花”。

与此同时,东岭村先后建成蕉岭县(东岭)革命历史纪念馆、蓝坊肚战斗纪念园、“红色印象”研学基地、革命红色线路、红色文化街区等7个项目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还引进一家文旅企业落户,利用闲置的牖民小学校舍打造“红星客栈”,在三山蓝坊肚建设“三山客栈 ”,推出一批“生态地球仓”,发展乡村特色民宿。

“游客来村里玩,还有免费的烧烤、卡拉OK和电影院,每逢周末,民宿经常客满。”丁传红说,目前,东岭村红色旅游+特色民宿产业红红火火,从2019年4月至今,累计超过10万人次前来参观学习。2019年,东岭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村。

新模式:走出去+引进来,拓宽群众致富路

在贫困地区的好产品与需求多元的大市场之间,南沙区积极穿针引线,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搭建产品走出去、消费引进来的平台,有效破解“好产品卖不出去”的难题。

今年,家住蕉岭县长潭镇上村村的贫困户钟诚夫妇,眼见柚子丰收,却担心柚子卖不了好价钱而发愁。得知情况后,南沙区农业农村局驻上村村第一书记李诣峰广为发动身边朋友帮忙带货,并接到源源不断的订单,加上钟诚自身努力,不到一个月,这一户的8万多斤红柚销售一空,毛收入约17万元。

在平远县河头镇向阳村,今年从南沙区万顷沙镇引进的芭乐长势喜人。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驻向阳村第一书记刘鸿鹄说,帮扶以来,向阳村打造“农业+休闲旅游”模式,推进农家客栈、乡村民俗建设,打造“春赏李花、夏品李果、秋看红枫、冬尝湖鱼”的全域生态旅游线路,拓宽了群众致富路。

8月14日,南沙区帮扶蕉岭县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在南沙保利城南北寨门店正式亮相。南沙更主动牵线搭桥,促成扶贫企业与贫困村签订农副产品购销协议,加快贫困地区更多扶贫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步伐。

产业扶贫,拔掉贫困地区的“穷根”;消费扶贫,鼓起贫困群众的“荷包”。南沙区探索创新“走出去”+“引进来”的消费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南沙经验。来源:金羊网

浏览 (634)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carmen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访问统计